版權爭奪戰(zhàn)后的握手言和
9月12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encent Music Entertainment Group,簡稱TME)和阿里音樂(AliMusic)達成版權轉授權合作,互相授權部分獨家代理的版權,騰訊音樂提供環(huán)球、華納、索尼、杰威爾以及YG 娛樂等公司的版權資源,阿里音樂提供滾石、華研、相信、寰亞等公司的版權資源。
換句話說,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旗下的QQ 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中,五月天和李宗盛等歌手的歌曲會重新上架;另一邊蝦米音樂里,周杰倫和BIG BANG等歌手的歌曲也將能夠收聽到。
QQ音樂也在其官方微博上暗示用戶不用再為了聽獨家歌曲安裝多個音樂應用了。曾經割裂的音樂資源又重新有了整合的趨勢。
那個,萬一用戶是把QQ音樂刪了跑去蝦米了呢…這就尷尬了…
事實上,早在2015年,阿里音樂就曾與騰訊旗下QQ音樂談過版權資源的互相授權,但最終在價格上沒有談攏。隨后的兩年間,雙方合作一直擱淺,音樂版權之爭也愈演愈烈。直到兩年后,雙方才握手言和達成協議。
騰訊音樂優(yōu)勢明顯,沖擊獨立IPO
根據易觀發(fā)布的2017年7月音頻娛樂應用排行榜,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的“三劍客”——酷狗音樂、QQ音樂、酷我音樂穩(wěn)居前三,月活分別達到了21794、17510、10199萬人;網易云音樂緊隨其后,月活為5713萬人;咪咕音樂排名第五,月活1576萬人;蝦米音樂位列第六,月活1207萬人;百度音樂第七,月活880萬人。網易云音樂、咪咕音樂、蝦米音樂、百度音樂加起來還比不上酷我音樂,更不用說酷狗音樂和QQ音樂恐怖的用戶規(guī)模。
版權方面更是一家獨大,騰訊音樂手握環(huán)球、索尼、華納三大音樂公司的獨家版權,“一超多強”已成定局。
騰訊用實力證明,不但玩王者榮耀要來我這花錢,聽音樂也只能來我這氪金。
過去幾年間,幾乎整個中國在線音樂市場都陷入了版權爭奪,市場價格水漲船高,網易云音樂花了2000萬人民幣買下樸樹新專輯《獵戶星座》,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更是壕擲十幾億美元收下環(huán)球音樂的獨家代理權。
此次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和阿里音樂版權轉授權合作的達成,也是行業(yè)的大勢所趨。畢竟,花了那么多錢,總要想辦法賺回來的。至于變現方式,無外乎數字音樂銷售、會員體系、粉絲經濟(演出、周邊)以及曲庫轉授權。
騰訊音樂在充分鞏固了在線音樂市場的老大地位后,是時候準備開始收割了。
從2016年騰訊將旗下QQ音樂與中國音樂集團合并成立了新的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之初,就有傳聞稱騰訊音樂娛樂集團計劃獨立上市。如今在版權資源以及用戶數量兩端均占據龍頭地位,且騰訊旗下網絡文學版塊確定分拆的情況下,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獨立上市想必也不遠了。
阿里音樂再度調整,網易云音樂處境尷尬
阿里音樂曾將天天動聽改造為阿里星球,后又收購大麥網,傳遞了一種押注線下的態(tài)度。但這種拋開在線播放轉而專注演出和周邊等粉絲經濟的做法目前看來效果并不盡如人意。于是,蝦米音樂重啟了“尋光計劃”,參與了今年備受關注的環(huán)球唱片版權資源爭奪。
阿里音樂與騰訊音樂互相轉授權從側面說明阿里音樂從先前的專注線下演出重新回過頭來關注在線音樂,尋求兩者合力發(fā)展。
而此次合作背后心理陰影面積最大的,一定是網易。
網易云音樂憑借算法和用戶評論收獲了良好的口碑,也是其在營銷推廣中著重強調的優(yōu)勢。但是早期用戶可能還記得,網易云音樂在推出之初,全面的曲庫和免費的高品質音樂下載也是其主打的賣點所在。
如今,曲庫已經由網易云音樂的優(yōu)勢變成了劣勢,也是其用戶流失的最大因素。
2015年,網易云音樂曾與QQ音樂達成音樂版權轉授權協議,所涉及的音樂版權達到150萬首以上,以預付+分成的方式進行合作。但到了今年,網易云音樂卻接連被曝出歌曲下架,和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的轉授權談判也進展緩慢。
盡管網易云音樂對外稱,雙方談不攏不是因為價格問題,但根據消息,騰訊向網易開放了超500萬首的曲庫供挑選,在轉授權這樣簡單的買賣談判中,不是價格因素也很難有其他原因了。
此前,網易方面表示,已做好萬全準備,不排除未來轉型的可能。難道要靠這樣的付費電臺?
我是來聽歌的,不是來聽“羅輯思維”的…
從“歌詞地鐵”到“歌詞礦泉水”,網易云音樂的每次營銷活動都能引起較大范圍的傳播和關注,也被視為經典案例。只是,評論再精彩也彌補不了曲庫的缺失。
網易云音樂現在的處境非常尷尬,即便A輪融資了7.5億元,但面對高額的版權費用仍顯得囊中羞澀。在大半版權被騰訊音樂掌握的情況下,拖得越久只會越不利。
隔壁對手可是做好挖用戶的準備了
面對不斷變灰的歌單,網易云音樂的用戶又還剩多少耐心?